外国专家:中国优化出入境政策促进全球贸易******
从1月8日起,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,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。莫斯科美利坚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·西夫1月11日在《中国日报》撰文称,旅行和国际贸易是促进全球和平与繁荣的重大、必要条件,因此中国的最新举措应当受到邻国以及其他贸易伙伴的欢迎。
中国优化出入境是大势所趋
文章指出,为遏制高传染性的新冠病毒传播,此前实施旅行限制是必要的。然而,随着新冠病毒致病力持续减弱,以及全球推动接种新冠疫苗及其加强针,该病毒所造成的威胁已经远远低于三年前。
遗憾的是,在当前严峻形势下,即便是最具建设性的举措也会被西方歪曲报道,被用于攫取廉价的政治得分。接下来的一年里,任何限制中国公民和货物在世界各地自由流动的行径,无疑都属于西方损人利己、搞破坏的范畴。
对于全球经济而言,最迫切需要的是与中国的新一轮贸易以及来自中国的投资。中国将再次发挥巨大的建设性作用,促进世界繁荣与增长。在过去20年里,中国一直是全球增长主要引擎,尤其是在拉丁美洲、撒哈拉以南非洲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海湾国家之间的贸易快速增长、关系持续深化,向着这一方向迈进是大势所趋、众望所归。
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,若要促进世界和平,最重要的是推动个人旅行以及商业和旅游业互动,为新一轮外交对话与外交接触营造更加积极的氛围。
对于拉丁美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而言,当务之急是吸引新一轮中国投资以重振陷入停滞与衰退的经济。除了英美智囊团,全世界都知道,中国无意破坏各国政府和社会的稳定。
积极回应中国新举措是良好开端
文章分析称,长期以来,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伙伴,值得信赖,愿对世界各国进行投资并保持合作关系,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府组织形式来划界。这是维护世界长期和平、促进全球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。
如今,中国再次采取积极、明智和令人鼓舞的举措,以此促进世界贸易复苏,推动各国人民和政府重新建立联系、增进了解。各主要国家应当积极回应这一举措。一些国家的针锋相对不是人心所向,全球人民都希望在2023年看到积极回应,进而消除仇恨、缓解紧张局势、增加投资、加深理解、促进包容。
美国领导人和政客一直以来都是口惠而实不至,中国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早就对此见怪不怪。令人鼓舞的是,在世界各地,一些领导人已经意识到重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政治才能,而不是在国际舞台上用侮辱性、煽动性的指责和谎言哗众取宠。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新冠危机后,对中国优化防疫政策作出快速而积极的回应将是一个良好开端。
(编辑: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)
香港特首李家超:确保今年内带领香港脱离疫情困扰******
中新社香港1月1日电 (记者 韩星童)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日发表新年贺词,表示特区政府今年有两大目标,包括确保今年内带领香港脱离疫情困扰,以及全力落实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工作。
李家超表示,回顾2022年,香港谱写了新篇章,疫情下社会稳步复常,不少国际盛事及大型活动在香港有序安全进行,整体社会气氛越来越好。展望新一年,他希望香港将迎来更加丰盛的2023年。
李家超提到,特区政府在新一年有两大目标,其一便是让市民的生活尽量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情况。随着特区政府早前优化防疫措施,只维持“口罩令”,取消社交距离限制,再逐步有序全面“通关”,经济活动将会快速恢复,预计消费需求将会上升很多,各行各业对前景感到乐观,正积极增聘人手,准备捕捉经济复苏的良机。
李家超说,香港在背靠内地,联通世界的优势下,在国际舞台上再次发光发亮,成为连接内地和世界的桥梁。他与管治团队会竭尽所能,推动社会各项民生、经济活动,确保在今年内带领香港脱离疫情困扰,恢复正常。
另外,李家超也表示,特区政府会全力落实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工作,增强发展动能,排解民生忧难,建立健康、充满活力、关爱共融的宜居香港,并推动青年发展及教育,实现新飞跃。(完)